关于 AI 写作,我们可能都搞错重点了 | 为什么你的稿子总是一股「AI 味」?
1,676 次观看
October 10, 2024
18:49
#AI写作#内容创作#写作技巧#ChatGPT#提示词
视频简介
最近很多朋友问我:为什么用 AI 写出来的文章总有一股「AI 味」?今天这个视频,我想和大家深入探讨这个问题,分享我在 AI 写作领域的一些心得体会。
什么是「AI 味」?
「AI 味」是指 AI 生成内容中那种机械、生硬、缺乏灵魂的感觉。具体表现为:
- 用词过于正式:总是使用"首先、其次、最后"这类刻板的结构
- 缺乏个人色彩:没有作者的个性和情感
- 内容空洞:看似说了很多,实际信息量很少
- 千篇一律:不同主题的文章风格惊人相似
三大常见误区
误区一:把 AI 当成全自动写作机器
很多人以为给 AI 一个标题,它就能写出完美的文章。这是最大的误区。AI 是工具,不是替代品。
正确做法:
- 把 AI 当作写作助手,而非写作者
- 提供详细的背景信息和要求
- 多轮对话,逐步优化内容
误区二:忽视人格化设定
不给 AI 设定明确的写作风格和人格,导致输出内容毫无特色。
解决方案:
- 明确告诉 AI 你的写作风格
- 提供参考文本或案例
- 设定具体的语气和用词习惯
误区三:缺乏具体细节和案例
AI 默认输出往往偏向概括性描述,缺少生动的细节。
改进方法:
- 主动要求加入具体案例
- 提供真实的数据和故事
- 让 AI 扩展某个具体场景
如何写出有灵魂的内容?
1. 建立独特的提示词体系
不要使用通用提示词,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:
你是一位有 10 年经验的科技博主,风格幽默风趣,
善于用生活化的比喻解释复杂概念。请用轻松的口吻,
结合具体案例,写一篇关于 [主题] 的文章。
2. 注入个人经历和情感
- 分享真实的故事和感受
- 加入个人观点和思考
- 使用第一人称,建立连接
3. 多轮迭代优化
- 第一轮:生成框架和主要观点
- 第二轮:补充案例和细节
- 第三轮:调整语气和风格
- 第四轮:人工润色和个性化
4. 保持批判性思维
- 不要全盘接受 AI 的输出
- 质疑和验证 AI 提供的信息
- 保留自己的判断和见解
实战案例
让我用一个具体例子说明差异:
AI 味版本: "在当今数字化时代,内容创作变得越来越重要。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目标受众..."
优化后版本: "昨天我刷小红书到凌晨 2 点,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:为什么有些看似普通的内容能爆火,而精心制作的却无人问津?"
看出区别了吗?后者更像一个真实的人在分享经历。
我的 AI 写作流程
- 灵感收集:日常积累素材和想法
- 大纲构建:用 AI 帮助整理思路
- 内容生成:分段落逐步完成
- 风格调整:注入个人特色
- 人工润色:最终把关和优化
总结
AI 写作的核心不是让 AI 替你写作,而是让 AI 帮你更好地表达。记住:
- AI 是工具,你才是创作者
- 好内容需要灵魂,而灵魂来自于人
- 掌握正确的方法,AI 能让你的创作效率翻倍
最后想说,不要害怕 AI,也不要过度依赖 AI。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,让 AI 成为你创作路上的好帮手。